单晓东
2025年10月24日16:0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鉴别是干部选拔任用“第一道关口”,只有把党性鉴别的刻度标准立实,才能把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坚强干部保证。
党性鉴别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上的具体标尺。从近年来被查处的部分领导干部来看,“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在通报中不时出现。现实中,有的把“忠诚”经常挂在嘴上,却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时打折扣、搞变通,看似表态积极,实则阳奉阴违;有的“守成有余、进取不足”,面对改革攻坚任务、解决民生难题时畏首畏尾,境界格局局限于“一亩三分地”;有的“张口谈廉洁、闭口讲清正”,却在权力寻租中暗度陈仓,最终身陷囹圄,等等。考准考实干部,就要把鉴别标尺的刻度标实、标准、标细。
对干部而言,对党忠诚不是“一时之功”,而是“一世之守”,不能仅凭短期表现下结论,而需在长期考验中察真心。要把政治忠诚作为“第一考题”,深入考察干部是否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否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是否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既听其言,更观其行;既察其表,更析其里。比如在重大任务攻坚中看干部是主动请缨“挑重担”,还是推诿扯皮“躲清闲”;在复杂环境考验中看干部是坚守原则“不折腰”,还是随波逐流“和稀泥”;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看干部是牢记使命“为民忙”,还是敷衍塞责“混日子”。唯有通过对干部“立体画像”,才能把“真忠诚、敢担当”的干部识别出来,把“伪忠诚、假负责”的干部排除在外。
干部的境界格局,直接决定其履职成效的广度与深度。党性强的干部,必然心怀“国之大者”,干事创业格局大、眼界宽,始终以全局利益为重;党性弱的干部,必然格局小、眼界窄,凡事囿于“个人得失”“部门利益”,以“自我”为中心。考察干部干事创业的境界格局,既看其分管领域的“局部成效”,更看其服务全局的“协同贡献”。特别是在城市治理、乡村振兴、为民服务等实际工作中,看干部是立足全局全域谋发展,还是固守“各自领域”搞壁垒。通过对这些“关键场景”的考察分析,精准识别干部的责任担当和精神境界。
廉洁是干部的“生命线”。底线一旦失守,再强的能力、再高的格局也无从谈起。鉴别干部廉洁度,不能只看“八小时内”的表现,更要管“八小时外”的言行。通过核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走访纪检监察部门、听取群众口碑等方式,全方位了解干部是否严守纪律规矩,是否存在“微腐败”“隐性腐败”苗头倾向。既关注干部的家风家教,又看其是否管好家人亲属、净化社交圈;既关注干部的小事小节,又看其是否在人情往来中坚守底线,在权力运行中依规依纪。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