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推动党内问责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吕晓斌

2025年10月24日09:47    来源:学习时报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党内问责是规范权力运行、强化责任担当的重要手段,为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提高党组织的纪律性提供了基本防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党内问责作为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纪律处置机制,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利器,也是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的关键举措。用好问责利器,必须实现“精准点穴”,推动党内问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

一直以来,我们党都十分注重发挥党内问责利器的作用,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内问责无论是在制度建设还是在实践运行方面,都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党内问责制度体系,涵盖了党的建设的各领域各主体。但在实践中,党内问责存在着问责标准模糊、问责程序不规范、过度与泛化问责、层层加码等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

党内问责制度未能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背后存在多方面原因,而这些原因恰恰也折射出制度本身及实践层面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既有对问责制度精神内涵的理解偏差,也有执行机制、配套保障的不完善,更有责任界定、程序规范等环节的短板,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共同制约了党内问责制度效能的充分发挥。

推动党内问责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程序和问责结果为切入,实现“精准点穴”,推动党内问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明确问责主体的责任边界,健全问责工作联动机制。强化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作为问责工作的领导者与组织者,需要对问责事项的启动、调查、决定负总责,党委(党组)应建立问责事项前置研判机制,压实党的工作机关的协同责任。同时,组织、宣传等部门需在各自领域落实“一岗双责”,避免将本领域问题简单移交纪委处理。进一步完善跨部门问责联动机制,明确各机关的问责权限与协作流程,建立健全问责工作联动机制。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方式,加强各主体之间的沟通协作。

提升问责对象的针对性。问责要坚持求真务实,是哪一级责任就追究到哪一级,该采取什么问责方式就采取什么问责方式,不应当问责的就决不能追究责任,做到宽严适度、不枉不纵。分层分级建构责任清单,合理确定问责的方式和力度。一方面,通过建立“责任——行为——后果”三维评估矩阵,区分责任性质与责任大小,避免“一刀切”。对于问责和容错,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详细审查相关行为是否违反规定,对于明确违规的行为需进一步核实是否存在失职失责情况。精准判定责任的有无以及责任属于故意还是过失等不同性质。审慎认定责任,避免不合理的问责,而对于因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后果,则要严格追究责任,确保问责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岗位责任清单,明确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的职责范围。各级党组织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根据“权责一致”原则建立详细的岗位职责清单,明确各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清楚设定职责边界。基于岗位职责清单,在问责过程中就能够准确界定问责对象,避免出现问责对象扩大化或缩小化的问题。

加强问责程序的完备性。在党内问责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问责程序,确保程序的合法合规。规范和完善启动标准和审批机制。明确问责启动的条件和依据,当失职失责行为客观存在且达到责任追究标准时,即构成问责程序的启动前提。问责启动需兼顾主动性与被动性,既可由问责主体依据法定职权自主发起,也可依托外部线索来源,如群众监督、专项监督检查结果等。程序启动前须履行必要的权限审核流程,通过制式化的启动申请与层级审批机制,确保问责启动环节的合规性与严肃性。

健全审查复核与申诉救济渠道。遵循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公正地收集证据。调查人员应严格遵守调查纪律,不得泄露调查秘密。与此同时,要赋予被问责对象申辩权,听取其意见和辩解。调查结束后,如实反映调查情况和认定的事实、证据以及处理建议。强化程序公开和外部监督。可以通过建立问责工作审查机制,定期检查问责过程中的程序合规性,确保问责行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加强党内外的监督机制,形成多元化的监督格局,进一步提高问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保证问责结果的有效性。为确保问责结果的综合运用,一方面必须推动“问责——整改——提升”闭环管理。问责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推动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改进。对于问责中发现的问题,相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期限,认真进行整改。问责主体要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实现“问责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另一方面要深化问责结果运用与干部培养衔接,实现“惩戒——教育——转化”有机统一。既要将问责情况纳入干部政治素质档案,也要建立健全适当的容错机制,更好地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热情。

(责编:王珂园、任一林)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