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好作风凝聚干事创业正能量

万 刚

2025年07月11日16: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22

作风建设关乎事业兴衰成败。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坚定信念筑牢根基、求真务实锤炼本领、清正廉洁守住底线、担当笃行践行使命,将好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凝聚前进合力,在新征程上留下无愧时代的奋斗足迹。

铸魂固本:以坚定信念筑牢作风根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初心的本质要求。

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从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赤诚,到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坚守,再到黄文秀“扎根泥土,心系人民”的无悔……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信念如何照亮作风征程。党员干部应思之念之、学之随之。

铸魂固本,贵在知行合一。“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殷嘱托。党员干部应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汲取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心怀“国之大者”,办好“利民之事”。

求实夯基:以真抓实干锤炼过硬本领

求真务实是党员干部的重要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更是新时代的基本要求。

作风之实,见于行动之真。河南兰考干部“把脚印留在泥土里”,以实干改变了贫困面貌;浙江“千万工程”二十多年如一日,绘就万千美丽乡村画卷。党员干部当以“实”字为标尺,深入一线察实情、听民声,确保政策源于实践、问题解决在基层、成果经得起检验。

破除虚功,重在躬身实干。好作风离不开实干,好办法离不开实践。党员干部应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增进民生福祉等关键领域,聚焦难点堵点,真正拿出务实管用的硬招实招,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成效回馈组织、取信于民。

守廉正风:以严明纪律永葆政治本色

清正廉洁,是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之中的不变本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

常怀敬畏,时时防微杜渐。“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传唱至今的红色歌谣,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既干净又干事的鲜明品格和精神特质。作风堤坝的溃决,往往始于思想防线的松动。党员干部要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应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努力在化风成俗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筑牢防线,处处警钟长鸣。“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核心在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党员干部应有权不辱崇高使命、做官不失公仆之心,时刻牢记党纪政纪法纪,明是非、知廉耻、晓荣辱,始终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担当力行:以奋进姿态扛起时代重任

担当笃行是新时代好作风的实践落点,是攻坚克难的动力源泉。

担当之责,为官避事平生耻。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化解风险的过硬担当上。新征程上,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党员干部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气神,奔着破解矛盾、攻克难题去,化问题难度为事业高度、变困难阻力为前进动力,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推动工作和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担当之要,不辞辛苦为人民。党员干部应以“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将“知责于心”化为“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在扛重活、打硬仗、破难题中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各级党组织要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健全激励保护机制,激励党员干部在服务大局、增进人民福祉的实践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

(责编:薛瑞、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